一年四季,位于云和县仙宫湖畔的溪口村,随着时光转换,周边的青山、绿水、云雾、古村、帆船等自然景色,构成一幅幅风格各异的山水画卷,成为丽水标志性风光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当年浙江省医药行业重点企业、原丽水地区第一家“大庆式企业”——浙南制药厂的旧址。1966年至1994年间,浙南制药厂数千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年青人,在此工作、生活,奉献青春,艰苦创业,为全省、全地区的医药工业创造过众多辉煌,成就了一段丽水工业值得记忆的历史。
小三线厂
浙南制药厂创建于1966年10月。当时,浙江省计经委根据党中央备战备荒的要求,确定建设小三线厂。选址以靠山、分散、隐蔽为原则,指定由杭州制药厂(即民生药厂)负责筹建。
“三线”,就是后方。有“大三线”和“小三线”之分,“大三线”是指大西北、大西南一带。“小三线”则是沿海省份的内地山区。“一线”为东南沿海前线,“二线”即中间地带。
1966年7月,杭州制药厂指派厂领导孙士文等4人来到缙云、丽水(现莲都)、云和等县十多个地点进行实地考察,选址主要从战备出发,靠山隐蔽有水即可。经过反复比较,云和县溪口村符合上述要求,而且抗战时期日本人没有到过,离云和县城只有10公里,交通便利。经分析研究,省计经委定址溪口村瓯江边100多亩土地建设制药厂。随即由国家化工部投资76万元,省计经委投资3万元,合计79万元,在当地政府配合下,当年征用土地,破土动工。
按照计划,确定制药厂规模为水针剂年产一千万支,片剂三亿片。为了战备要求,所有厂房和生活用房均为砖木结构的黑瓦平房建筑,与周边农户房子相似,融为一体。
1967年底至1968年初,为保证建设生产同步的要求,筹建处分别从龙泉、云和、丽水等地招收了近200名工人,派往杭州、金华及江西南昌的药厂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培训。
1968年10月,片剂车间通过验收,投入生产,标志着制药厂正式建成,随后在1969年4月针剂车间建成生产。1969年1月,经省相关部门批准,命名为“杭州制药厂云和分厂”。
1970年初,党中央决定,凡部属或省属的一般企业都要下放地方管理。为此,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要求把杭州制药厂云和分厂下放到丽水地区,并决定从1970年7月1日起与杭州制药厂脱钩,由丽水地区工业局管理,厂名改为“丽水地区工农制药厂”,行政级别为县团级。1980年1月1日,根据发展需要,改名为“浙南制药厂”。
地方财政支柱
作为三线战备厂,在特殊年代,浙南制药厂始终坚持生产,没有停产过一天,为地方财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970年7月,丽水地区接管以后,地方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当即着手筹建葡萄糖车间,省计经委拨款33万元,在杭州制药厂帮助下,当年建成投入生产。接着又兴建了四环素和维生素B6两个原料药车间。
(浙南制药厂全景)
当时地区领导对药厂很重视,先后派出孟锡吾、霍在宝、张德堂等干部来药厂主持工作。他们作为县级领导干部,都有一套工作方法,就是“抓革命,促生产”,具体就是抓学习,抓纪律。而技术人员、生产工人则严把质量关,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生产搞得红红火火。 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不需要自己推销产品,生产任务由上级下达,原材料定点供应,企业只要组织生产,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任务交库即可。投产后的1970年、1971年,药厂工业总产值在600万元-700万元之间,利润都在170万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整个云和县工农业总产值。
1975年初,药厂工作多次受到省地领导称赞。为提前完成1975年生产任务,不断开展生产拉练活动。在四季度运用军事化组织形式,搞生产大会战,名称为“淮海战役”。各车间为前线指挥部,进行授旗、任命、下达攻坚任务,气势壮观。全厂职工斗志昂扬。经过“大干一百天”,提前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厂里派代表敲锣打鼓扛红旗到地区革委会报喜。
197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17.64万元,上交税利143.13万元。
据统计,从1969年至1989年期间,药厂共创造利润约3000万元,成为当时丽水地区财政的重要支柱。
“大庆式”企业
1976年底,张德堂同志来厂主持工作。进厂前,当时地区分管领导许子明向张德堂提出要求,在两年内将药厂创建成全地区第一家“大庆式”企业。于是,张德堂走访干部、职工,详细了解情况,围绕能不能创建“大庆式”企业和如何创建主题,开展全厂大讨论,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全厂上下表示:“工业学大庆,当好排头兵”,争取在两年内把工农制药厂建成“大庆式”企业。
1988年夺得云和县全民篮球赛冠军(资料图片)
之后,厂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肯定成绩找差距,干部职工提出了一百余条合理化建议,厂里逐条进行研究,抓好整改落实。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将厂级干部、车间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张榜公布,轮流值班,对发现或下面请示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属于车间的事,机关正副科长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分工帮助;重大问题由厂部统一组织解决。
针对葡萄糖车间出现次品批次多的问题,相关部门马上抽调技术人员到车间帮助集体会诊,不到10天就找到了原因;针对四环素车间发酵、回收率低的问题,厂部先后两次派出技术骨干力量到华北制药厂学习,回厂后经设备改进,不仅发酵单位平均提高1万左右,回收率也迅速上升。
同时,厂党政领导带头做到“三老四严”。在抓问题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狠抓措施落实。全厂职工情绪高涨,企业成绩突出,深受上级好评。1977年4月,张德堂作为丽水地区学大庆先进企业代表去大庆、北京参加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5月,浙江省委、省革委会授予工农制药厂为省级“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浙江日报》发文称工农制药厂为“工业学大庆”排头兵。
1977年实现了年工业产值802.99万元,利润178.81万元。
1978年是工农制药厂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制药厂因坚持质量第一、产利双盈,被列为浙江省石化系统“大庆式”企业验收单位。面对艰巨的生产任务,厂部年初发布动员令,春节不放假,要求实现“开门红”“月月红”“一年任务三季干,八项指标齐跃进”的奋斗目标。至9月份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任务,到12月底实现工业总产值1082.67万元,利润312.45万元,创造了建厂以来最好记录。
1979年3月,工农制药厂“大庆式”企业通过上级验收,浙江省委、省革委会正式命名为“大庆式企业”,成为丽水地区第一家“大庆式企业”。
小社会大家庭
企业办社会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决定的,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制药厂所在地为瓯江边,与溪口村联成一片,特殊的环境,迫使药厂从筹建开始就是以企业办社会的形态出现。
职工食堂、宿舍等生活配套设施与建厂同时完成,随后相继建成医务室、幼儿园、招待所、浴室、开水房、小炒部、面包房、豆腐坊、养猪场等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设施。
当时制药厂医务室独具规模,设有门诊、药房、病房、X光透视室等,在保证职工医疗的同时,为附近农民求医提供方便。而幼儿园最多时有70多名儿童,7名阿姨,2名幼教,1979年被浙江省总工会、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先进单位。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职工人数特别是年青职工不断增多,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制药厂先后投资办起了广播室、图书阅览室、舞厅、棋牌活动室、电影放映队,成立宣传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参加省、地、县文艺汇报演出。
七十年代末,制药厂在附近山顶上建成了电视差转台,让职工和村民在山沟里也能收看电视节目。之后又架设了地面卫星接收站,覆盖厂区及周边农村。
1972年制药厂组建电影队,每月放映四五场露天电影。1980年投资建造了千余座位的电影院,其规模设施比一些县级电影院还要好,并与丽水地区各县电影院联网放映,一到晚上,电影院门口经常是人山人海,周边的村民以及县城的居民都会前来观看。1983年建起了标准灯光篮球场,使职工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厂工会、团委每年都组织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及“红五月”全厂职工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活动。当时,篮球、羽毛球等多次参加云和县全民运动会,数次获得冠军。
据统计,1974年至1989年间,在云和县及丽水地区各项文体比赛中药厂代表队获得过三十多项冠亚军,曾被评为浙江省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厂工会、团委曾获得省总工会、团省委先进集体等荣誉。
为方便职工生活,1980年药厂购买了一辆39座的大客车,每天一、二次来回云和县城接送职工上下班或者采购物品。1988年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开办了银行储蓄业务。
在那个时代,药厂良好的工作、生活秩序,都与外界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许多年青人择业时,都愿意到药厂当工人,而不愿意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觉得药厂地位高、待遇好、有厂车、电影院,年青人多,业余生活丰富,充满生机。
制药工业的特点,注定招工时男女比例一直比较适中,在远离城镇的山区工作生活,年青男女自然而然地在工厂自由交往恋爱结婚,造就了药厂双职工家庭多、父母子女同厂等特殊现象。
从建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职工总数有五六百人,加上家属有近千人,生活、工作在小小的药厂周边地带,工厂给职工提供吃喝玩乐、医疗、交通、文化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了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
搬迁与破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水电部门决定在药厂下游15公里处建造石塘二级电站,药厂正好处于电站水库区域。为此,1982年,地区有关部门提议药厂整体搬迁,决定老厂区不增加新的投入,维持现状。1984年底,成立了“迁厂筹建组”。
迁厂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厂址选择,征用土地,设计论证,项目审批到落实资金,供水供电,防污排污等。其中最重要是资金问题,与水电部门通过谈判、协调,最终仅获得230万元的补偿款,这对整个迁厂工程只是杯水车薪,其余只有靠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第一期工程结束时,药厂自筹223万元,贷款280万元,后来,因为各种因素,自筹能力越来越弱,而贷款额度越来越大,迁厂工程,这个巨大的包袱,成为药厂走向衰退的导火线。
1991年1月,药厂实现了整体从云和溪口搬迁到丽水天宁寺(现万锦花园)。1月18日,乔迁庆典上,地区领导蒋云峰到会祝贺,药厂花园式的厂区厂房,一时成为丽水工业的一道风景线。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企业投入产出比例严重失调。搬迁丽水后,连年亏损。1988年8月实行厂长负责制的12年间,换了5任厂长。1996年1月,地区行署派了经贸委的两名干部来任正副厂长,并邀请省医药管理局赵仲光局长带一批专家来到浙南制药厂“搭脉会诊”“开药方”。
1996年下半年,省体改委下属的《改革月报》集团兼并药厂。企业改制成股份公司,名为“浙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共2500万元。但由于主要负责人胡某以改革的名义,官商勾结,侵吞国有资产,使企业亏损加剧。2000年7月,《工人日报》和《浙江工人报》揭露了《改革月报》集团假兼并真掠夺的事实真相。2000年11月总经理胡某归案,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2000年,在丽水市体改委的具体操作下,浙南制药厂实行先破产后转让的改制模式。破产是为了清理债务,安置职工,转让是招商引资,保留产品和市场。最终在2001年引进了温州民间资本,成立“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样既保留了“浙南牌”产品,又安置了原浙南制药厂的大部分职工。
历史的延伸
2002年1月,浙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改制,更名为“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由温州瑞安方投资3000万元。在天宁工业园区内购地50亩兴建新厂区,2003年6月完成搬迁并投入生产。
旧址上的四季花海
2003年,瑞新药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将产品销往海外。2013年,公司顺利通过秘鲁GMP认证,先后通过德国商业公司的供应商审计以及尼日利亚、也门、乌干达、土耳其等国家“GMP”认证和其他国外客商、供应商审计,外贸出口业务逐年提升。
部分第一批职工到旧址寻根(资料图片)
2002年至2016年,瑞新药业销售额从1000多万元稳步上升到5000多万元。2019年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其中外贸出口达3000多万元。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国家基本药定点生产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企业”等荣誉。
瑞新药业总经理林松顺介绍,瑞新是浙南制药厂的继承者,瑞新的发展和进步都和原浙南制药厂息息相关。目前为止,瑞新生产、销售的102个产品中,100个是原来浙南制药厂的原料药和各种制剂产品以及抗癌药。瑞新只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复产或挖掘潜力。同时,“浙南牌”品牌在浙江市场依然有很大知名度、影响力和占有率。
帆影、花海与旧址相映成景
浙南制药厂已经消逝在历史之中,但它对丽水医药工业的影响却依然无处不在,一大批原来浙南制药厂培养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作为中坚力量,至今仍活跃在丽水及至全省的医药企业之中。
文字及图片来源:丽水日报